2010年6月8日

關於童話的一點想法

只是純粹想整理一下前幾日對童話的一些感想。

試想一下人魚由公主變成王子,王子(先不論有沒有穿比基尼)捨去尾巴換取雙腳,為了見岸上公主一面;或者換一個角度,一個人類因為愛上其他生物捨去自身外貌,變成猴子、猩猩、螞蟻、蟑螂之類的。當然不是說沒有這樣的故事型態,例如《史瑞克》已經幫我們進行部分人與怪物之間的縫合,然而實際上真正的可能性確沒有被觸及,換句話說,怪獸仍是說著人類的語言,穿人類的衣服,進行人類的思維,我們仍是在一個「人」的大視角下觀看這個「世界」。

當然,這是我們自身的侷限,身為「人」當然聽不懂其他生物的語言。然而因為我們「自覺」是生物界的頂端,我們是主宰,所以理所當然用我們的話語描述其他生物。就像我們假設人魚的存在,假設人魚(或其他動物)會愛上人類,而這種自大性的假設存在我們兒時的童話中,我們從小就接受這種意識形態的灌輸,認為人站在生物界的頂端,而不是與生物和平共處。

或也有說這是現實的現況,人本來就是站在生物界頂端,因此可以對牛羊豬雞進行配種繁殖,創造牠們的生命供我們食用。不論有意識或無意識,人類活著本身就是一種集團犯罪,我們已無法將責任歸屬於屠夫,因為我們意識深層就已存在這種根柢,我們的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歧視,當然可以說人是強者,強者宰制弱者是必然的,而本位主義也沒有錯。因此假若某日外星人挾強大武力占領地球,將人類豢養起來強行交配,再拿刀屠宰後食用,當然也是沒有錯。我們似乎將生物不會思考、不會疼痛視為理所當然,我之所以會這麼說不是說我是一個素食主義者或主張禁殺,而是我覺得現代人衣食無缺之餘似乎缺少了一份「尊重」,對其他生物的感謝與尊重,這至少是最起碼的,某些方面而言原始的狩獵活動似乎更能體現自然,而非現在一種工業化的妄自尊大。

回到話題最初,其實我還想提到的另一個問題,當然也就是性別的區分。上述邏輯同樣也可以套用男性中心的語言上,性別論述也是在童話中普遍存在的,同樣也建構了某部分的父權印象,在這方面「童話」比起「神話」而言的確落後太多,我們在不同的故事中見到同樣類型的男/女性,童話試圖建構性別的單一性而非多元性,而這種意識形態的機制潛移默化,致使將來須花更多的精神來打破。

不可諱言現時的社會已進步許多,童話的類型也更加寬廣,我們實不須畫地自限,若以上述觀點來看,我想進步型的童話會不斷出現。

2010.6.8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